當前,國內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同時,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車企“價格戰”愈演愈烈。國產新能源汽車競爭力不斷增強,不斷擠壓傳統合資企業生存空間,尤其是豪華車市場,價格加速“崩盤”。曾經讓人“買不起”的BBA等豪華車,如今受國產車沖擊,不得已用大幅降價來穩固市場。
據中證網6月4日消息,咨詢了北京某寶馬4S店時,銷售人員證實了近期寶馬i3、i5純電車型大幅降價的傳聞。官網標價分別為35.39萬元、43.99萬元的寶馬i3、寶馬i5目前基礎款裸車價格僅需要大概17萬元和30萬元,價格大“跳水”,i3價格接近“腰斬”。
銷售人員表示,“i3 35L大概17萬多,以前這價格都不敢說,現在確實是挺合適的,價格到店還能談。”
寶馬大幅降價的背后,在國產新能源車沖擊下所面臨的銷量困境。根據寶馬集團2024年一季度報告,寶馬集團2024年一季度營收366.14億歐元,同比下降0.6%;凈利潤為29.51億歐元,同比下降19.4%。其中,寶馬2024年一季度在中國的交付量為18.77萬輛,同比下滑3.8%,成為了寶馬各主要市場中交付量唯一下滑的市場。
不僅是寶馬,另外兩家傳統豪華品牌奔馳和奧迪的價格也繃不住了。奔馳EQE目前優惠達到21萬元以上,裸車價來到28萬元左右;另一款SUV車型EQC目前優惠近25萬元,裸車價不到29萬元。奧迪這邊,Q4 e-tron的優惠幅度超過12萬元,裸車價不到20萬元。
從“BBA大幅降價”回看豪華車行業發展情況:
——豪華車銷量情況
總體銷量方面,2020年上半年豪華品牌銷量合計1480250輛,相比上年同期的1540935輛,同比降幅3.94%。按照2019年豪華品牌總體3111168輛的銷量基數,若全年同比下降3.94%,則銷量會相應減少12萬輛以上,這對本就在絕對數量上不占優的豪華品牌而言,形成了相當挑戰。
受到車市疲軟及疫情影響,豪華品牌上半年的銷量下滑也符合情理,但其中不同品牌呈現的跌幅仍有差別,其中凱迪拉克上半年同比跌幅達33.68%,成為銷量前十品牌中跌幅之最,緊隨其后的是捷豹路虎,跌幅達到27.85%。
相比二線豪華品牌的較大波動,“豪華三強”上半年表現相對穩定,整體跑贏豪華品牌總體市場,正因為在奔馳、寶馬、奧迪的有力拉動下,豪華車市場整體才表現得更加突出。
盡管同比下跌成為豪華細分市場的主流表現,但其中也不乏像雷克薩斯這種逆勢上揚的品牌,上半年同比增長4.83%的表現讓該雷克薩斯成為豪華市場中的“另類”;而更為特殊的特斯拉也成為豪華市場中的出色“后來者”,由于其本地化戰略的成功實施,特斯拉上半年銷量增速達到130.49%,這一成績不僅在豪華市場中極為出色,在主流全局市場中更是一騎絕塵。
——豪華車滲透情況
盡管過去十年來豪華車在中國快速發展,整個行業離達到飽和狀態仍還有一段距離。截止到2019 年,中國豪華車銷量滲透率在13.8%左右,全球平均豪華車滲透率在10.8%,中國略超全球平均水平。未來德系三大豪華品牌,即奧迪、奔馳和寶馬,將繼續占據國內豪華車市場的前三位。而雷克薩斯、沃爾沃、凱迪拉克、林肯、特斯拉等品牌,加大了中國市場開拓的力度和車型引進,為其未來銷量提供支撐,前瞻初步預計到2025年,中國豪華車的市場銷量滲透率有望超過18%。
談及到汽車市場的未來發展時,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很堅定地認為在現有的市場趨勢下,歐洲車企將遭遇“雪崩式下滑”。他表示,歐洲很多豪華車未來會消失的,豪華車這個概念不會存在了,市場是會發生巨大變化的!到那時,汽車也將從過去的高端消費品,變成大家普及耐用的消費品。
面對經濟形勢和市場競爭的多重挑戰,豪華及超豪華品牌在中國市場如何破局?對此,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梅松林認為,問題的關鍵在于這些品牌是否能夠緊跟中國市場脈搏,加速技術革新和產品迭代,同時提高產品性價比以應對市場競爭。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汽車整車制造業需求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