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向全體系發送“突圍行動”后,一汽-大眾于日前啟動人員優化調整。
根據一份發文日期在2024年5月13日,名為《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計劃減員情況匯報》的文件內容,一汽-大眾佛山分公司富余人員700多人崗位難以繼續安排,擬從2019年7月入職至2024年7月勞動合同期滿批次人員(涉及690人)內計劃選取績效排名較后的565人,以勞動合同期滿為由不再與員工續簽勞動合同,并按照相關法律規定給予經濟補償。
“此次調整為佛山分公司對部分第一次勞動合同到期員工不續約,該情況已與當地政府相關部門提前報備。”一汽-大眾方面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回應稱,針對該批不續約的員工,一汽-大眾會給予足額經濟補償。
人員調整不影響日常生產經營
有消息稱,為了配合開展此項減員工作,一汽-大眾佛山分公司決定在2024年5月25日下午至6月10日暫時停產。
公開資料顯示,一汽-大眾佛山分公司成立于2011年12月1日,是一汽-大眾在華南的整車制造基地。同年,一汽-大眾華南基地一期項目開工建設,并在兩年后建成投產。隨后,二期項目于2014年5月奠基,于2018年6月投產,整體年產能達到60萬輛,主要生產探歌、奧迪Q2L、ID.7 VIZZION等車型。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孔澤思 攝(資料圖)
對于暫時停產一事,記者分別向一汽-大眾大眾品牌和一汽奧迪方面進行求證,雙方均表示:“假的,我們排班正常。”此外,一汽-大眾方面也回應稱:“此次減員調整不會影響佛山分公司的日常生產經營。”
一汽-大眾官網顯示,其目前在國內已形成覆蓋東北長春、西南成都、華南佛山、華東青島,以及華北天津五大全國整車生產基地。其中,華南佛山生產基地不僅是一汽-大眾“南方戰略”的承載者,更是其新能源轉型的重要橋頭堡,ID.4 CROZZ、ID.6 CROZZ、ID.7 VIZZION都誕生于此。
此次佛山分公司啟動減員計劃背后,也映照著一汽-大眾新能源轉型的窘境。公開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一汽-大眾ID.系列車型中表現最佳的ID.4 CROZZ累計銷量約1.2萬輛;4月份,ID.7 VIZZION、ID.6 CROZZ月銷量分別為383和400輛。
連續三個月零售銷量下滑
在新能源戰略性突圍成困下,今年前4個月中,一汽-大眾銷量已經連續三個月出現下滑。
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一汽-大眾累計銷量約為51.43萬輛,同比增長0.9%。但具體到月銷量,2月、3月、4月,一汽-大眾的零售銷量分別下滑了16.2%、4.2%和15.6%。
連續三個月的下跌,讓一汽-大眾銷量第二的位置岌岌可危。在乘聯會1-4月銷量榜單上,比亞迪以84.01萬輛問鼎銷量冠軍,一汽-大眾緊隨其后,累計銷量為51.43萬輛,吉利汽車第三,累計銷量為50.44萬輛。兩者前4個月銷量差距只有9868輛。
意識到危機的一汽-大眾,已開始行動。5月中旬,一汽-大眾一則名為“突圍行動”的內部通知被曝光,“一汽-大眾正處于最后的,也是唯一的轉型窗口期,除了背水一戰我們無路可走,唯有萬眾一心向死而生”。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孔澤思 攝(資料圖)
與此同時,今年以來,一汽-大眾旗下品牌已多次推出限時促銷政策。比如,捷達品牌在4月推出限時直補至高3萬元的政策。近期,一汽-大眾推出國補之上再翻倍政策,全系車型參與以舊換新,其中以攬巡、攬境兩款車型補貼力度最大,至高補貼2.6萬元,純電動ID.家族的補貼力度也在2萬元。
此外,記者從多家一汽-大眾4S店銷售人員處獲悉,當前在終端銷售市場,ID.7 VIZZION限時補貼在4萬元左右,ID.4 CROZZ和ID.6 CROZZ限時補貼在6萬元左右。
按照規劃,一汽-大眾將在今年挑戰190萬~200萬輛之間的年度銷量目標。對此,一汽-大眾方面也向記者表示:“面對汽車市場的快速變化,一汽-大眾加速戰略轉型,堅持‘油電共進’的產品策略,努力保持燃油車的傳統優勢,提升新能源產品在新賽道的競爭力,未來將提供更多智能純電和混動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