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造的增程,電池縮小10度,為啥比理想L7續航還長?](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511/120P1I430.jpg)
奇瑞造了一臺綜合續航比理想L7多了215km,而且入門的增程版售價比理想L7(入門版)便宜了11.2萬元。
星途星紀元ET的上市,18.98-22.58萬是增程版本的售價,22.98萬起是純電版本的售價,很明顯,這臺車是把增程版本放在了一個核心主力的銷售價位上。尺寸和理想L7相當,軸距3000mm比理想L7只少了5mm,也是1.5T增程器。
這個價格,其實有點平替理想L7的那意思,可以用更低的成本來買一臺綜合體驗比較接近理想L7的產品。 這臺車的技術優點,包括與智界S7同樣的E0X平臺;還有增程器采用專用的增程發動機,這臺專用發動機已經做到了44.5%熱效率。但,看這臺車配置的話,你就會發現,增程版本的產品,用著都是單電機,而且電池包也相比與理想L7少了10kWh左右。
那么,這些三電硬件上的不同,會給用車體驗帶來怎樣的區別?
熱效率高,就可以省電池用量?
![奇瑞造的增程,電池縮小10度,為啥比理想L7續航還長?](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511/120P141P1.jpg)
這臺車,上市之后的看點,是增程版本的中大型SUV賣進了20萬元以內,主要看點是足夠低的價格。從平臺來看,星紀元ET造車平臺依舊還是拿E0X平臺做的,柔性帶寬的特點讓這個平臺能適應不同定位、長度的車型產品,包括從轎車到SUV的不同品類都行,而對于集成一套增程系統來說,并不難。這種集成特性,也是這個平臺的特點,給了一個能把成本做低的前提。
之后,電池用量上也比較省。
星紀元ET的車身尺寸和理想L7相比,非常接近,車長4955mm、軸距3000mm,比理想L7的長度少啊了50mm、軸距少了5mm;然后,前者的入門版重量是2140kg,后者是2460kg,少了320kg。重量上的減少,一部分來自電池少了10kWh,另一部分是少用了一臺前橋電機,然后可能還有一些配置、技術上的減重效果堆積出來的。
![奇瑞造的增程,電池縮小10度,為啥比理想L7續航還長?](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511/120P1MI2.jpg)
而之所以能夠使用更小的電池包設計,在增程動力的車上,主要因素是取決于發動機的熱效率高與低。如果拿來相比的話,理想L7所使用的增程器,熱效率在40.5%的水平,而星紀元ET所使用的增程器,熱效率44.5%左右。
增程器的能量傳遞路徑相對復雜,包括油-電-電池-電-電機等多個環節。這些傳遞路徑,增加了能量轉換的損耗,但增程器可以通過優化控制策略和提高各環節的轉換效率來降低總體能耗。此外,增程車在高速行駛或需要大功率輸出時,可以通過能量回收等方式進一步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奇瑞造的增程,電池縮小10度,為啥比理想L7續航還長?](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511/120P131383.jpg)
更高的熱效率,意味著有1L汽油可以使用的更極致,也能意味著它可以產生更多的電。算筆賬就能看的更加直觀,理想L7油箱容積65L(1L發電3.3kWh左右),用42.8kWh電池,滿油的話可以產生約為5個電池的用量也就是214kWh左右的電池包;而星紀元ET的油箱容積67L(1L發電3.65kWh左右),用32kWh電池,約為7.5個電池用量240kWh左右的電池包(以上計算,沒有加入能量轉換的損耗)。而純電續航上,只比理想L7少了25km。
![奇瑞造的增程,電池縮小10度,為啥比理想L7續航還長?](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511/120P224914.jpg)
所以即便用上小電池包,依靠著增程器的熱效率優勢,也能達到比大電池包更大的用電量,從而帶來的優勢,是綜合續航里程更長、整車重量也更輕。
1L汽油能多發將近0.35kWh的電量,這么來看,電池包少用10kWh并不過分。只是需要擔心的是,小電池的充放電循環頻次是要比大電池包更多的,電池的耐用性、衰減率,后續還是值得注意的一個問題。
舒適性和動力性,會打折嗎?
![奇瑞造的增程,電池縮小10度,為啥比理想L7續航還長?](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511/120P244935.jpg)
接下來再看另一個問題,星紀元ET的增程版本的車型,只給了一臺后置單電機組應用,沒有給到雙電機四驅版本。如果說一臺家用SUV定位的話,給一套四驅配置可能會更合適,從實用角度來看,四驅系統的優點是能提供更好的牽引力和穩定性,特別是惡劣的路況和天氣條件下。
只有單電機的原因,是為啥?
從底層邏輯來看,增程器+小電池的這套組合,走的是比較極致的能耗優化+減重效果+成本控制,追求的最終目標,可能是造一臺購買、養車成本都足夠低,且好用的增程家用SUV。然后,只給了一個最大功率195kW的后置單電機來驅動車輛。當然,有可能是為了和純電版雙電機四驅的配置做出區隔。但,也可能是綜合判斷之后,才確定的只給單電機,包括重量、能耗以及電池用量問題。
![奇瑞造的增程,電池縮小10度,為啥比理想L7續航還長?](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511/120P23c86.jpg)
一臺電機的重量,大概在100kg甚至還會更高(功率150kW左右的)。那么增加到雙電機之后,還會增加兩項指標,第一個是性能(電耗)、第二個是重量,而這兩項指標是會直接影響到綜合續航里程的。而且,增程版本的平臺并沒有800V高壓系統這項技術的應用(不只是星紀元ET),所以,也就意味著原生平臺就比現在純電平臺的電耗會略高,高壓系統的差異,這點即便再做算法、減重優化,也很難追平。
增加一臺電機,除非對綜合續航或純電續航沒有特別高的要求的話,不用對電池規格做出改動;但,如果想要保證續航上的優勢,那么就必須得在電池用量上繼續擴大。從而會導致,整車能耗的升高,這樣一來,發動機高熱效率的優勢,就會被進一步稀釋了。所以,星途星紀元ET做小電池+單電機的這套組合,能理解,也比較合理,綜合下來就是能耗低、續航長,而且容易控制成本。
![奇瑞造的增程,電池縮小10度,為啥比理想L7續航還長?](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511/120P2K007.jpg)
那么,不用四驅的話,會在什么方面體驗打折?
從用車角度來看,有沒有四驅,其實對一臺常年在城市里通勤用的車,幾乎沒有任何影響。但,有了四驅系統之后,是能提供更好的穩定性的,特別是在濕滑路、復雜路況的前提下,比如在轉彎或遇到濕滑路面時提供更好的牽引力和抓地力,能減少打滑的現象。要說有直接影響的體驗,可能就是在比較高車速的過彎、并線的時候,車身姿態可能會出現一些比較細微的影響,會直接反饋到車內舒適度上。
至于動力性能上,肯定是會打折的,星紀元ET的百公里加速7.8秒、理想L7的百公里加速5.3秒。少了一臺電機,加速慢了2.5秒,但車輛的最高速度上,都是180km/h,就是加速的體驗感上會有一些影響。
![奇瑞造的增程,電池縮小10度,為啥比理想L7續航還長?](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511/120P2OV8.jpg)
星紀元ET增程版本不做四驅,很好理解,把高熱效率增程器+小電池的優勢發揮的更加極致,再堆重量上車一環扣一環加電機、加電池用量,反而會適得其反,會讓小電池的優勢全無。總之,小電池+單電機的組合,讓這臺車比理想L7便宜了11萬元左右,而且續航里程還差不多,三電系統上最大差異,就是少了一臺前橋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