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塞力斯實現了扭虧為盈,其經營情況如何?未來成長性如何?
賽力斯的前身是“重慶巴縣鳳凰電器彈簧廠”,創始于1986年;2003年與東風合資創立“東風小康汽車有限公司”,2021年與華為深度跨界融合,2022年更名為“賽力斯”。
賽力斯的實際控制人是張興海,東風汽車是其第二大股東。
一、經營情況分析
2024年,賽力斯實現營收1442億到1467億,同比增長超過300%;預計實現凈利潤55億至60億,實現扭虧為盈。塞力斯能夠實現扭虧為盈主要得益于問界銷量的大幅提升,2024年賽力斯新能源汽車全年銷量同比增長182.84%。問界新M7榮獲2024年新勢力車型年度銷冠,創新能源豪華品牌新紀錄。
賽力斯雖然在2024年實現了扭虧為盈,但其負債率一直在持續升高,截止2024年三季度負債率接近90%。而在其816億的負債中,沒有短期借款,長期借款也只有6.91億,賽力斯的負債主要集中在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中,其中應付票據為362億,應付賬款為308億。
賽力斯有如此高的應付賬款及票據,主要得益于華為生態鏈協同效應,通過華為供應鏈體系可享華為背書下的180天賬期,同時塞力斯的在建工程余額超80億,應付工程款占總應付賬款比例達32%。
如此高的應付賬款及票據一方面反映了塞力斯在產業鏈中的話語權,另一方面也對其現金流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成長性分析
賽力斯的業績主要依賴問界,而問界的成功主要得益于與華為的深度綁定。但是與華為深度綁定的企業并非塞力斯一家,還有奇瑞、北汽和江淮,分別打造了智界、享界和尊界,賽力斯已經不再得到華為的“獨寵”。今年春節,華為就將營銷宣傳的重心放在了享界和智界上了。
今年1月,問界的銷量出現了“腰斬”,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因為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春節的影響;二是M8即將推出,導致部分消費者出現了延遲購買;三是其他品牌不斷推出新車型,分流了賽力斯的部分市場份額。
對于未來,賽力斯還需要自力更生,如果過于依賴華為,那么其未來成長的確定性也將會受到影響。2023年3月,賽力斯推出了藍電汽車,主要定位為中低端品牌,但是成績并不太理想。
所以,對于賽力斯的未來,其得益于華為,但也受限于華為,如果華為未來將宣傳的重心放在其他“三界”,那么問界是否能夠保持高增速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三、市值與估值分析
無論是市盈率還是市凈率,賽力斯的估值都處于一個較高的區間。市場之所以給塞力斯較高的估值,主要是看好其未來的發展。2024年,賽力斯也實現了扭虧為盈,但是1月份銷量大幅下滑,為塞力斯未來的成長性也蒙上了一定的“陰影”。對于賽力斯的未來,短期還是要看華為對其的支持力度,長期要看其獨立自主的能力。
四、價值微觀
下面,總結幾點如下:
1.賽力斯近些年得益于華為的大力支持,在造車“新勢力”中風光無限,無論是品牌的影響力還是銷量都出現了大幅提升,但是由于過于依賴華為,并且華為并非只綁定塞力斯一家企業,所以塞力斯未來還是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2.塞力斯的業績在2024年出現了大幅提升,但是負債率依然很高,這對其未來持續保持業績的穩健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3.塞力斯的估值并不低,要支持如此高的估值也需要其穩健的高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