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逐漸從傳統靜態傳播轉向交互傳播,SVG這一自帶交互基因屬性的技術在新媒體內容生產傳播領域激起層層浪花。
SVG技術激活內容生產新生態
內容與技術的融合激活了內容生產新生態。SVG技術的加持提升了優質內容的傳播力,助力主流媒體在新媒體平臺上探索新的風格特色。
(一)技術成熟化:擴展內容交互形式
SVG(Scalable Vector Graphics)即可縮放矢量圖形,相較于JPG、PNG、GIF,可以無限伸縮而不失真,是基于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開放標準的矢量圖形語言,可以直接用代碼描繪圖像。SVG技術即通過代碼改變SVG圖形的大小、位置、形狀、輪廓等形態,來實現動效變化,達成交互效果。
SVG技術用于新媒體內容平臺之初,在效果展現上存在不兼容、不適配等情況,SVG交互內容動效較為簡單。2016年,JZCreative x 微信團隊發布SVG動畫白名單技術文檔,在技術層面形成了圖文內SVG交互式排版規范,SVG交互效果開始在有限的框架內“野蠻生長”,為創新式SVG交互內容的出現打下基礎。
(二)工具多元化:探索交互動效邊界
當新媒體交互產品進入大眾視野后,SVG交互內容制作需求大量增加,相應的SVG交互效果編輯器、SVG交互內容案例庫等多元化工具有效提升了制作效率,推動著交互內容動效邊界的拓展。
一方面,SVG交互圖文制作器以海量交互動效模版、開發者原創UGC交互組件探索動效實現的可能性,提高了內容創作效率。例如,135編輯器、秀米編輯器、iPaiban Pro編輯器預設多樣化的SVG模塊固定組合,有效融合富文本和SVG動效;E2平臺黑科技編輯器在自由組合動效的基礎上,與開發者共創UGC組件,為內容創作者帶來潮流交互靈感。
另一方面,SVG交互內容案例庫幫助新媒體內容創作者更好地了解技術趨勢、學習實踐經驗、制定內容策略。2022年4月,“iSVG”交互圖文案例搜索引擎上線,涵蓋各行業、各類型SVG交互內容,可以快速檢索到頂尖行業作品。2023年6月,“ChatIdea”SVG案例人工智能免費問答引擎上線,能夠從主題、概念、元素、風格、交互效果等方面為用戶提供優秀案例。
(三)技能普及化:降低交互制作門檻
在SVG技術應用于新媒體內容生產之初,交互效果主要通過前端工程師進行代碼調試來實現。隨著SVG技術從網頁端向移動端發展,E2平臺黑科技編輯器、iPaiban Pro編輯器等專業SVG交互圖文制作編輯器的出現,極大地降低了SVG交互圖文制作的技術門檻,為新媒體交互內容創新帶來更多可能。以E2平臺黑科技編輯器為例,其運用積木式的操作規則,摒棄了傳統模板結構,用戶可以對SVG組件進行自由拖拽與嵌套,在合理范圍內實現多樣化的組合動效。自此,基于微信公眾號平臺的SVG交互內容開始井噴式增長,在企業產品營銷、傳媒內容傳播等方面廣泛應用。
SVG技術應用拓展內容創作新藍海
(一)從相加到相融:技術賦能優質內容
新技術進入內容生產領域初期常存在“喧賓奪主”的弊端,SVG應用早期也存在動效形式與內容割裂、同質化、模式化等問題。隨著新媒介技術的深度實踐,內容與技術的簡單相加轉變為深度融合,逐漸形成SVG技術為內容服務的新常態。
自2018年第28屆中國新聞獎增設媒體融合獎項以來,SVG技術多次出現在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