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的北京車展,日產中國的發布會顯然是以東風日產為主,中國本土化戰略成為了那一屆車展最為重要的主題。
那一年3月,日產導入了為中國市場量身打造的全新一代奇駿,這款產品后來成為了東風日產的“大爆款”,直接推動了東風日產成為第一家跨越百萬輛規模的日系車企。當年另一款“中國專屬”產品是加長的天籟,也是中國合資B級車市場最早開始加長的產品之一。
那一年4月,還在北京的日產中國設計中心帶來了一款為中國年輕市場專門設計的“藍鳥·印象”概念車(LANNIA CONCEPT),這款車源自于更早期的Friend-Me概念車,后來這款車就成為了東風日產很少見的“中國專屬”A級家轎,和上汽大眾朗逸定位一致。值得注意的是,當時一位非常年輕的設計師張文宇參與了這款車的外形設計。
那一年4月,東風日產打造的合資自主品牌啟辰發布了自己的第三款車型R30。這是一款由東風日產自己的技術中心開發的產品,面向的是日產在中國并不涉及的入門小型車市場。
而且更重要的是,東風日產希望通過啟辰品牌建立自己的完整研發團隊,這在當時合資車企里面并不多見——合資車企那時候更多被定義為“制造和銷售伙伴”,產品技術開發和導入都仍由外資掌控。
可以說,日產中國的2014年就是“中國的日產”。其在2014年北京車展發布的中國戰略,也幫助日產在今后五年迎來了一輪波瀾壯闊的銷量增長、一度進入了中國合資車企的Top3。
時光流轉,十年之后,日產又一次來到北京車展。經過這兩年的沉寂之后,日產中國戰略再次回到了起點,又一次選擇“中國專屬”作為日產今后三年的發展支點。
這次北京車展的發布會上,日產汽車和東風日產聯手發布了5款概念車,同時宣布品牌煥新,另外提出“到2026年增加20萬輛銷量、讓東風日產重新回到百萬輛規模”。
用智能化加持新舒適主義
這次日產汽車和其合資公司東風日產,一口氣展示了5款新能源概念車——其中包括兩款純電車型、兩款插電式混動——并且這些產品都將由東風日產在未來三年內推向中國市場,最快的一款純電轎車將在一年內完成量產上市。
日產在中國市場如此密集的新能源產品發布計劃,其實和日產汽車為期四年的全新戰略規劃 ——“The Arc日產電弧計劃”息息相關。
在“The Arc日產電弧計劃”的指引下,日產汽車在未來三年將陸續推出30款新車型,其中包括16款電驅化車型和14款燃油型,以滿足電驅化發展進度不同的市場多樣化用戶需求。而這16款電驅化車型中,中國市場就會有5款全新車型,這也是日產汽車為中國市場量身定制的。
四款新能源概念車都將懸掛NISSAN標識,外觀設計也是由位于上海的日產中國設計主導完成。
而十年前曾經擔任過藍鳥外觀設計的那位日產年輕設計師也再次回歸中國團隊,成為這四款概念車設計團隊的重要成員。可以看到,即將量產的日產Epic、Era設計風格和元素,是將之前日產為中國專門設計的電動SUV概念車Arizon以及Hyper Adventure進一步落地,同時也帶來日產Evo、Epoch兩款電動化轎車產品。
東風日產表示,這次展示的四款概念車里面,日產Evo是插電式混動轎車(LK2A)、日產Epic是純電SUV、日產Era為插電式混動SUV;而沒有展出的日產Epoch概念車則是純電轎車,也將在一年之內量產。
而從參展的這三款概念車可以看到,它們都將采用全新的內飾設計方案,包括目前中國消費者更喜歡的“現代起居室”概念,有著更加寬大、平整的前IP設計,懸浮式屏幕,雙聯屏設計,圓弧形的飾板設計,零重力座椅等概念設計。這樣的內飾設計顯然更討好中國消費者,也和日產全球目前的設計概念完全不同。
這里面有一個重要的轉變是,最新的四款概念車將轉由東風日產技術中心全棧自研,無論是平臺架構還是電子電氣架構都將是東風日產自主研發,并且將新產品的定義聚焦為“新舒適”,將智能化和東風日產的“舒適”定義放到最顯著的位置。
據東風日產的信息,全新的電動化平臺通過超級尺寸帶寬等技術實現了更靈活多變的尺寸定義;中央集成+區域控制的SOA整車智能電子電氣架構支持純電車智能成長和進化;提供多樣動力選擇,涵蓋純電(BEV)、插電混動(PHEV)及增程式混動(REEV);未來還將迭代至CTC車身電池一體化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