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糕不增長,就是‘零和游戲’”“產業數字化的根本目標是提升經營效率”“企業增長要規避‘內卷式競爭’”……在9月5日2024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上,騰訊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EO湯道生金句迭出。
湯道生
在主旨演講中,他表示,增長是時代給企業的必答題。當下很多企業面臨內外部多重挑戰,甚至陷入“內卷式競爭”,但如果蛋糕不增長,結果就是“零和”游戲。在企業增長的核心在于跳出框架,探索產業的新發展。
湯道生稱,在國內“百模大戰”與開源大模型的普及下,當下大模型調用成本降得很低
“以數提效、順勢而為、揚帆出海是企業破局增長的三個方向”。湯道森說。
蛋糕不增長就是“零和”游戲
“雖然企業更辛苦了,但利潤卻在蒸發,究竟該如何走出困境?”湯道生表示,在走訪企業客戶過程中,不時聽到企業家在經營上面臨很大的挑戰,感受到焦慮與迷茫。甚至為了保住銷售規模與市場份額,出現了“內卷式競爭”,不惜虧損也要打價格戰,毛利率持續降低。
特別是新技術快速迭代和應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企業焦慮。企業擔心在行業技術升級浪潮中掉隊,結果可能被用戶拋棄、被市場淘汰。
企業如何走出困境?確保自己抓住下一個機會的入場票?
在湯道生看來,在困難時,企業的發展更需要穩扎穩打,健康經營比撐大規模更重要,用虧損換來的規模增長是不可持續的。最終還是要尊重市場規律,按需投產,合理定價,算清楚賬,這些恰恰是數字技術能發揮價值的地方。
“當然,如果蛋糕不增長,結果就是零和游戲,大家都會很痛苦。”他說。
對大模型長期投入要有決心、耐心
同時,湯道生在跟一些企業負責人交流時,發現企業家對大模型都很感興趣,但也許對大模型期望太高,對大模型長期投入的決心、耐心則稍有不足。
“指望大模型給一般企業在短期內帶來巨大變化并不現實。用人工智能在已有業務場景中降本增效,提高經營效率,是行穩致遠的可靠路徑。”湯道生說,在國內“百模大戰”與開源大模型的普及下,當下大模型調用成本降得很低。
例如,在和榮耀手機合作中,通過大模型與線下手機門店大屏的數智人、線上客服機器人相結合,提升了服務效率和用戶體驗。在騰訊內部,可提升員工生產效率的騰訊樂享已為騰訊一年節省超3億元。
去年,在騰訊邁出大模型第一步的時候,就堅持做“離產業最近的AI”,把AI融入到產業場景中。目前,騰訊的混元大模型已經落地到騰訊700多個業務場景中。
抓住產業新機遇、去出海
湯道生的第二個增長思路是順勢而為,抓住新產業機會。
湯道生說,國家“十四五”信息技術規劃,把關鍵基礎軟件、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重點軟件,列為“信息領域核心技術突破工程”。國產軟件技術水平已經與國外領先的軟件科技企業對齊,更懂客戶,性價比更高,服務更好。
他特別強調,講到數字產業的硬科技,大家總會下意識想到芯片、光刻機等硬件,但軟件也是信息科技中非常重要的核心組成部分,是新一代科技發展的靈魂。“如果芯片或硬件設備是計算的軀體,那軟件就是腦袋。軟件往往定義了硬件發展的方向,讓硬件設備釋放出更大價值。”他呼吁更多元化的開放式軟硬科技生態,鼓勵多云、多芯的蓬勃發展。
第三個增長機會是揚帆出海,開拓全球市場。相關機構調研顯示,90%的中國企業對拓展海外業務有興趣,有近四分之一的企業,將出海列為未來1到3年的首要任務之一。
但是,選擇哪些目標市場?從哪個國家先試水?怎樣的產品更符合當地市場的需要?如何與國際化對手差異化競爭?當地的產業政策、稅務法規、經營牌照、數據合規的要求如何?如何把國內成功的經營與管理經驗快速落地?這些問題都需要出海企業解答。
湯道生表示,騰訊云可以提供包括音視頻、邊緣加速、云原生產品、大數據與數據庫、安全與合規、AI等技術產品能力,為中國企業的海外拓展鋪平大路。目前,騰訊云已經服務10000多家海外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