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人民城市 發展有我”上海非公領域專場在浦東新區張江科學城舉行,20多位非公企業代表圍繞營商環境、科技創新、人才用工等話題展開熱議。
活動一開場,如何優化營商環境就成了多位非公企業代表關心的話題。
“時尚消費品產業是上海六大重點產業之一,‘得物’作為鏈主企業,我覺得有必要替行業發個聲……”上海識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公共事務總監包丞益首先發言,他建議健全知識產權保護生態,建立知識產權保護專項對接機制,打造商標保護直通平臺。
上海盒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公共事務部總監張文婷表示,一些電商平臺由于對相關法規了解不全面,發生一些違法違規行為,建議加大對生鮮電商行業市場經營行為、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普法宣傳,幫助企業合規、有序、健康發展。
“直播電商已深度融入市民生活,但市場仍存在一些亂象。有關部門能否建立直播電商可追溯系統,并進行名單制管理?”普陀區凱睿公益事業發展中心總干事楊飛說,建議將商鋪征信評價、用戶滿意度、舉報投訴處罰等信息納入可追溯系統,完善電商平臺誠信評價機制。
多位代表還談到如何助力科技創新。
“我從事手機攝像頭芯片,在浦東張江深耕21年,中小型科技企業發展非常艱辛。”格科微電子(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特助陸艱說,希望加大對中小集成電路企業在科研經費、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深耕人工智能領域的達觀數據有限公司副總裁顏昶,提出三點建議:加快推進傳統產業與人工智能技術結合;設立人工智能行業專項發展基金;盡快制訂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行業標準和行業規范。
上海鈦米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潘晶建議,進一步為創新創業企業提供市場的孵化器,加速完成從點到面的產業推進。
朱貴斌在現場。
還有不少代表熱議人才保障等話題。
“一些新入行的外賣小哥不熟悉路況,經常繞路。能否在線上或線下,對部分重點商圈和社區制定騎手專屬地圖。標明樓號、樓門朝向、充換電位置、休息間和衛生間?”美團(上海)江蘇路專送青年團隊朱貴斌說,這可以讓外賣員節省時間,把外賣更快送到消費者手上。
上海萬杰環境管理服務有限公司員工陸紅妮希望為清潔服務行業提供與世界接軌的資質評價機制,提供高質量職業培訓。
“外國人要融入中國,語言是一塊敲門磚。”在上海生活和工作了17年的德國威迪艾斯災損預防有限公司首席代表鑼塔表示,希望能為初到上海的外籍人士提供語言課程、興趣活動等各方面的幫助。
“秀美的鄉村景色,上海風貌的一塊重要拼圖。小橋流水人家的美麗鄉村,如何保護傳承?”上海天馬電腦繡花有限公司總經理凌靜遠表示,建議鼓勵新農村建設實踐創新,讓上海的城市與鄉村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此次“人民城市 發展有我”非公領域專場活動由市委社會工作部、市工商聯、浦東新區區委聯合主辦。150余人參與現場活動,120余萬人次通過網絡平臺收看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