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熱議
所以你說中國可怕不可怕?但凡你研究出什么東西出來。就把你搞掉,不給你賺錢,回頭賺國內人的錢
最早拿正版游戲飛盤跳驗證
當年用牙簽飛盤玩的
杜絕盜版成本過高,索尼很難做到。
正文
上世紀90年代,游戲行業風起云涌,家用游戲機開始走進千家萬戶,為玩家們打開了通往電子娛樂世界的大門。彼時,索尼推出的初代PlayStation憑借著強大的性能和豐富的游戲陣容,迅速在全球范圍內掀起了一股游戲熱潮,成為一代人心目中的經典。然而,在那個技術萌芽的年代,游戲機的防盜版技術遠不如今天這般成熟,這也讓初代PlayStation成為了盜版商們眼中的香餑餑。
初代PlayStation采用的DRM機制,說起來簡單得令人咋舌。游戲光盤的啟動序列中包含了發售區域的信息,格式通常為“SCE+X”,例如北美地區就是“SCEA”,歐洲地區則是“SCEE”。這段區域信息同時也被賦予了反盜版驗證的功能。由于當時的CD刻錄機只能復制數據,無法刻錄出PS1用于驗證的物理標記,游戲機便通過讀取這段區域信息來判斷游戲是否為正版。
這種看似簡單的機制,卻存在著一個致命的漏洞。玩家完全可以用一張正版游戲光盤通過PS1的驗證,然后將游戲機內的正版光盤替換成自己刻錄的盜版游戲光盤。換句話說,只要擁有一張正版光盤,玩家就能暢玩所有盜版游戲。
當然,索尼也設置了一些小障礙來阻止玩家輕易地更換光盤。例如,打開PS1光驅蓋就會中斷游戲讀取,玩家無法在游戲過程中隨意更換光盤。但這個障礙對于機智的玩家來說形同虛設。他們發現,只需用回形針或紙片卡住光驅蓋的傳感器,就能騙過PS1,讓它誤以為光驅蓋一直處于關閉狀態。
隨著技術的進步,索尼在后續的游戲機中加強了防盜版措施,像初代PlayStation這樣簡單的破解方法已經行不通了。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破解技術也在不斷演進。從直讀芯片到記憶卡引導,再到系統軟破,玩家們為了享受免費的游戲樂趣,可謂是費盡心思。
回首游戲機的發展歷程,從初代PlayStation到如今的PlayStation 5,防盜版技術一直在與破解技術進行著永無止境的博弈。或許,正是這種“貓鼠游戲”般的競爭關系,推動著游戲機技術不斷向前發展,為玩家們帶來更加精彩的游戲體驗。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與游戲機斗智斗勇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