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自動駕駛“蘿卜快跑”在武漢的實際應用引來全網圍觀,訂單量同步爆發式增長。當月,北京、深圳、上海等地先后發布行動計劃和方案,聚焦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場景和商業模式等融合創新……
今年全國兩會上,“人工智能+”也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基礎層、技術層之外,人工智能技術在各行各業的廣泛應用,成為又一群城逐鹿的人工智能新賽道。
除了打地基、搭框架,四川正在修建的人工智能產業高樓中,應用層的開發與發展,同樣不容忽視。在此領域,四川有何優勢,又有哪些挑戰?“川企大調研·尋找新質生產力”的調研組對此展開了調研走訪。
現實圖景:
智慧醫療、智慧交通等領域應用國內領先
放眼全國,當前市場對人工智能應用的需求主要體現在技術賦能與轉型升級上,集中在智能工廠、智慧農場、智慧家居、智能交通、智能診療、智能供應鏈等方面。業內人士坦言,應用領域的市場規模持續增長,已取得初步成果,但仍處于快速發展和探索階段。
攤開四川的現狀,目前已建設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和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人工智能行業應用場景不斷豐富。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指出,尤其在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金融、文創文旅等多個應用領域,四川已進入全國前列。
“會見客戶不分淡季旺季。”今年以來,布法羅機器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簡稱布法羅)創始人、董事長程洪接待了來自全國多地的客戶,他們沖著企業的拳頭產品——“穿在身上”的智能康復輔具外骨骼機器人而來,其中一款“下肢步行外骨骼機器人”是全國首批獲得認證的外骨骼機器人。
布法羅的下肢步行外骨骼機器人 企業供圖
程洪說,產品將康復醫學與AI結合起來,實現讓截癱患者重新站起來。“相比骨科、神經內科等科室,康復醫學此前較少受到專注。但隨著群眾生活質量提高,外骨骼機器人正在迎來更多的應用空間。”
聚集智慧醫療,成都與睿創新科技有限公司打造基于人工智能的數字外科手術平臺,領跑全球“AI+外科”;成都博恩思醫學機器人有限公司自主研發智能腹腔鏡微創手術機器人,實現了腔鏡手術的自動化升級和智能化操作,手術的精準度、安全性及穩定性得到顯著提高。“目前,成都醫療機器人產品市場占有率實現全國領先。”上述相關負責人說。
低頭看路,四川正在加快智慧交通發展的步伐——成都入選國家“雙智”試點城市,百度Apollo在成都落地四川首個智能駕駛示范項目;成都智元匯公司提供的數字公交服務于全國近50%的城市,其中刷臉乘車系統市場占有率達到71%;國內智能座艙領域的龍頭企業德賽西威持續加大在川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