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距離東風公司開始實施東風乘用車新能源“躍遷行動”,過去整整一年。在對商品企劃、制造與銷售等各環節實行集團統一管理后,東風乘用車的新能源轉型成效如何?
東風公司旗下港股上市公司東風集團股份(HK:00489)在8月9日發布的7月產銷快報顯示,今年1至7月,東風乘用車公司(旗下有東風風神、東風奕派、東風納米3個汽車品牌)累計銷售9.96萬輛,同比增長64.78%。
在9.96萬輛中,奕派貢獻了2.32萬輛,納米貢獻了1.37萬輛,風神銷量約6.27萬輛,較2023年同比增長3.81%。另外,1至7月,嵐圖汽車累計銷售3.59萬輛,同比增長97.50%,猛士科技累計銷售1164輛。東風公司旗下五大自主乘用車品牌1至7月合計銷量為13.65萬輛。
8月2日,東風公司披露的銷量快報顯示,今年1至7月,東風公司自主品牌(包含乘用車與商用車)整車銷量76.8萬輛,同比增長45.9%,自主品牌銷量占整體銷量比重超50%;新能源整車銷量45.6萬輛,同比增長113.6%。由此計算,東風公司旗下五個自主乘用車品牌合計銷量占集團總銷量的比重約為17.77%,占集團新能源整車銷量的比重為29.93%。東風自主乘用車品牌的發展還面臨艱巨挑戰。
納米、奕派、猛士銷量承壓
2021年4月,東風公司發布“十四五”發展戰略規劃(“東方風起”計劃)和專注新能源、智能駕駛兩大領域的科技創新“躍遷行動”,推動東風加快向科技型企業轉型。
一年后,東風公司提出“轉型升級三年行動”,目標是到2024年,東風自主乘用車主力品牌全新車型100%電動化;到2025年,東風自主乘用車與合資品牌的銷量比例達到1:1,各20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占自主品牌的50%,占自主品牌乘用車的70%。
為此,東風公司相繼對旗下品牌、新車型項目、考核、研發等領域的管理體制作出調整。
在品牌管理上,2023年8月,東風公司對自主乘用車新能源事業進行重大管理體制調整,宣布集團一體化管理“東風”品牌下東風風神、東風eπ、東風納米三大產品系列品牌的營銷、制造、商品企劃與項目管理工作。
對于此次業務調整,東風公司表示,總部直接運營東風自主乘用車事業,實現“資源整合力出一孔”,真正做到資源一體化、責任一體化、職能一體化,壓縮管理層級,提升決策效率,發揮協同效應,提高面向市場需求、客戶需求的響應速度,全力搶抓新能源事業的窗口期。
這之后,東風公司在8月和11月,陸續對外發布了納米和奕派(eπ)兩個新能源汽車品牌,完成了大“東風”品牌的構建。在定位上,納米與奕派均面向主流電動化市場,但有所區分,其中東風納米主要目標是小型純電細分市場。
今年以來,納米與奕派相繼上市了納米01、奕派007、奕派008三款產品。其中,納米01是一款小型純電車,在市場上,其競品車型包括比亞迪海鷗、五菱繽果等。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1至7月,納米01累計銷量約為1.37萬輛,作為一款小型純電車,納米01月均銷量不到2000輛。同期,比亞迪海鷗、五菱繽果累計銷量分別為22.73萬輛、8.25萬輛。
在營銷方面,為了突出自身的差異化特色,東風納米正在試圖打造與用戶共創的企業標簽。在4月份的北京車展上,東風納米亮相了01共創版車型,宣布開啟“全民共創”時代,希望與用戶一起造車,滿足用戶個性化的需求。不過,與用戶共創并不是東風納米的專屬。早在2021年,汽車市場便掀起過車企與用戶共創造車的熱潮。
另外,納米計劃發力智能駕駛,目前市面上大部分舒適、便捷且安全的智能化配置,基本都搭載在30萬元級車型上,東風納米認為這是自己的機會所在。不過,智能化被行業公認為極為“燒錢”的新賽道,搭載昂貴的智能駕駛系統與小型純電車型嚴苛的成本控制之間存在矛盾。
相較于納米,奕派的市場表現稍好一些。奕派分別于3月14日、6月14日上市了奕派007、奕派008兩款車型。今年3月到7月,奕派累計銷量約為2.32萬輛。
乘聯會數據顯示,奕派007銷量在5月超過3000輛,但7月已跌至2000輛以下。奕派007銷量下跌的原因之一,是其增程版本的定價相比于競品較高。為此,近期奕派為eπ007增程版舉行了二次上市活動,降低了售價門檻。此外,此前上市的奕派007純電版本車型,在此次發布會上也限時下調了2萬元。
奕派008在6月與7月,分別銷售1016輛、3044輛。由于上市時間較短,目前正處于銷量爬坡期。
隸屬于東風集團旗下的豪華越野車品牌東風猛士,在去年推出首款車型猛士917,該車由于平均售價高達70萬元左右,因此受眾群體較小,當前月均銷量不足200輛。今年以來,猛士科技不斷嘗試推出更多衍生車型豐富產品陣容,并在營銷上與影視IP形成聯動,試圖從多個方面實現品牌破圈。
風神、嵐圖仍需努力
相較而言,在東風五個自主乘用車品牌當中,東風風神和嵐圖汽車當前的市場表現尚可。作為東風乘用車公司旗下“老資歷”的風神品牌,上半年主推產品為其首款插混SUV風神L7,新車搭載了東風公司剛剛發布的馬赫電混PHREV技術,于5月24日上市銷售。
馬赫電混PHREV是一種新興的將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和REV(增程式混合動力)結合起來的融合式混動技術。據東風公司研發總院院長楊彥鼎介紹,馬赫電混PHREV以簡單的結構實現豐富的功能,其突出優勢在于全速域的動力與能耗平衡:發電效率為3.66千瓦時/升,綜合電耗為12.05千瓦時/100公里,綜合油耗為3.8升/100公里,綜合續航高達2000公里。
乘聯會數據顯示,風神L7在6至7月分別銷售3816輛、3966輛。今年1至7月,風神累計銷量約6.27萬輛,較2023年同比增長3.81%。
東風乘用車2024年的銷量目標為50萬輛,其中,風神挑戰25萬輛,納米的目標是12萬至15萬輛,奕派的年度目標是10萬輛左右。由此計算,1至7月,三個品牌的年度銷量完成率分別為25.08%、11.42%(按最低目標計算)、23.20%。
在東風乘用車體系之外,定位高端市場的嵐圖汽車與定位豪華越野市場的猛士科技,近一年的表現也備受市場關注。
得益于大幅降低售價的新款嵐圖FREE在去年8月上市,以及嵐圖夢想家在MPV市場的表現,嵐圖汽車今年以來在市場中的銷量可圈可點,前7個月銷量3.59萬輛,同比實現翻倍增長。但與同處于高端新能源市場的極氪汽車等其他競品相比,嵐圖汽車還存在較大差距。數據顯示,極氪汽車前7個月累計銷量已超過10萬輛。
新車型方面,今年6月,嵐圖汽車推出定位“公路旅行家”的嵐圖FREEF318,將一款插混車型的純電續航里程提高到318公里。下半年,嵐圖汽車將發布基于新一代自研純電平臺開發的首款車型——嵐圖知音。
今年3月底,在馬赫電混PHREV技術發布會上,東風公司宣布全面完成了新能源品牌、平臺、商品、關鍵總成及核心技術資源的戰略布局。這些動作的核心在于推動東風自主乘用車品牌的崛起,但從近一年來的市場表現情況來看,東風公司還需要投入更多資源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