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聯想集團副總裁、聯想研究院技術戰略與創新平臺總經理王茜鶯在聯想全球學習中心開幕儀式暨AI領航智聯全球主題論壇上表示,人工智能時代,公共大模型和私有大模型并用的混合式人工智能正在為包括終端設備、基礎設施以及解決方案和服務在內的整個行業創造豐富的增長機遇。
談及AI時代的機遇和挑戰,王茜鶯提到,在人工智能時代,一方面,基礎模型的性能得到顯著增長,但是仍然具有局限性。她表示,大模型的參數在逐漸提升,比如Google Gemini1.5 Pro的上下文窗口比GPT-4大125倍。但另一方面,大模型在語義識別、技術穩定方面還存在不確定性。
另一方面,大模型加速多模態應用,但是缺乏物理定律理解并加劇安全挑戰。比如OpenAI推出SORA,可以生成60秒一鏡到底的視頻, GPT-4o可以協同視頻語音在多個場景應用。但是生成視頻無法理解物理定律,同時,視頻生成帶來金融欺詐等安全問題。
大模型帶來計算行業的蓬勃發展,但也帶來持續的能源挑戰。王茜鶯表示,英偉達的市值一度達到全球第二。同時,以GPT-3為例,該模型有1750個參數,據估計,其訓練過程使用了大約1287兆瓦時的電力,約合128.7萬度電。“這相當于美國121個家庭一整年的用電量,相當于3000輛特斯拉電動汽車共同開跑,每輛車跑20萬英里。ChatGPT響應一個請求平均耗電2.9瓦時,相當于將一個60瓦的燈泡點亮略少于三分鐘,ChatGPT每天響應約2億個需求,消耗超過50萬度電力,相當于1.7萬個美國家庭平均一天的用電量。”王茜鶯說。
大模型帶來計算行業的蓬勃發展,但是帶來持續的能源挑戰。
王茜鶯還提到,大模型包括四個關鍵混合式技術,包括小模型+大模型的意圖理解,模型微調+檢索增強的智能問答,CPU+GPU+NPU的異構計算,以及硬件加密+軟件加密的隱私安全。
聯想集團副總裁、聯想中國戰略及業務拓展副總裁、聯想全球學習中心智能化轉型研修院院長阿木表示,全新要素正引發第四次工業革命(信息革命之后的智能革命),基于新IT(端-邊-云-網-智)架構的技術、服務與解決方案,正在逐步成為推動產業升級、高質量發展的新型生產力的革命。與此同時,智能革命正進入混合式AI時代。
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首席人力資源官高嵐表示,未來三年,依托全球學習中心,聯想將為內外部培養超十萬 “雙能型”人才,即“在全球化布局和智能化轉型中發揮關鍵作用的一流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