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亞K5在4年前上市的時候,還是引發了一些關注的。
主要是因為這款車當時的售價確實不高,2020年,國產新能源汽車還沒有崛起,起亞K5這款車放在一堆合資中級車之中,顯得性價比很高,新車包牌指導價為16.18-20.58萬元,送保險和購置稅,這兩樣加起來,也得值個2萬,所以這款車的真實起售價也就14萬出頭。
當時凱美瑞帕薩特、邁騰、雅閣等車型,起售價可是都要接近18萬,因此這款車的價格,在當時確實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但是起亞K5即使定了這個一個有誠意的價格,還是賣不好,數據顯示,起亞K5起亞K5(凱酷)2020年的累計銷量為17535臺,2021年,起亞K5凱酷的全年累計銷量為10561輛,甚至還不及雅閣一個月的銷量高,2022年全年累計銷量僅為7465臺,2023年,起亞K5全年銷量更是只有3116輛。
上個月,起亞K5只賣出了184臺,按照這個銷量計算,今年這款車的累計銷量,可能只有2千出頭。那么,起亞K5的問題到底在哪?
是產品的問題嗎?我覺得不是,起亞K5的產品力,不說非常突出,但是在同級別還是不算差的,搭載1.5T和2.0T發動機,最大功率分別為170馬力及240馬力。匹配7速雙離合變速箱和8速自動變速箱。無論是動力性能還是燃油經濟性,都可圈可點。
外觀設計在線,運動感很強,內飾有一定的科技感,兩塊12.3英寸屏幕組合成為了一塊連屏,旋鈕式換擋設計,低配的配置也算良心了。
長寬高分別為4980/1860/1445mm,軸距為2900mm,乘坐空間還是相當寬敞的,頭部空間受限于造型,可能稍顯壓抑,但是這個價格,還要什么自行車?
既然不是產品的問題,那么問題到底在哪?思來想去,起亞K5的問題,罪不在產品,而在于起亞這個品牌。
起亞曾在2016年,在國內創下了65萬輛的銷量巔峰,但是隨后便開始下滑,并且是連續6年下滑,直到2022年銷量下滑到了9.4萬輛,2023年,起亞的銷量起死回生,增長到了16.6萬輛,但是問題是,2023年的銷量之中,一半的銷量是出口銷量,也就是說國內銷量只有8萬多,還不如2022年呢。
外界曾傳言起亞汽車將退出中國市場,但是后起亞中國首席運營官楊洪海曾公開回應稱,“起亞不可能退出中國市場!”縱然起亞在全球市場呼風喚雨,都無法改變在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節節敗退的事實。
起亞的問題,主要是它的市場空間,被國產車型給填補了,本身起亞的定位就比大眾豐田日產更低,走的是性價比路線,定價介于國產車和德日系合資車之間,前些年,國產車雖然價格低,但是產品力弱,也不能對起亞構成威脅,因此起亞可以在中間地帶過的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