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結科技朋友圈,廣汽豐田從“制造”走向“創造”](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630/2113012Y40.jpg)
今后豐田在全球市場最領先的產品,可能會先在中國誕生。
6月28日,廣汽豐田首屆科技開放日在廣州舉辦,這是廣汽豐田成立20年來的首次科技開放日活動。在這場活動上,廣汽豐田不僅展示了其在混動技術、電動化技術的最新成果,還請到了在科技領域的合作伙伴,展示了在智能化領域的進展與計劃。
![集結科技朋友圈,廣汽豐田從“制造”走向“創造”](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630/211301C461.jpg)
能看出,廣汽豐田正在加速電動化與智能化的轉型,并且廣汽豐田還在進行另一場轉變:從合資1.0的制造時代,步入2.0的創造時代。
電動化加快腳步,多路徑全線并進
豐田在混動領域的技術實力有目共睹。2022年底發布的第五代智能電混雙擎現如今已經在多款量產車上正式搭載。廣汽豐田為這套系統打出了“電混更比插混強”的口號。
能打出這樣的口號,廣汽豐田的底氣來源于三方面。
首先,是油和電的均衡。智能電混雙擎采用行星齒輪結構,可以不依賴離合器實現兩種動力輸出無縫銜接,也就意味著它的效能與平順性要相比使用離合器的更好。
其次,是全速域的低油耗與強勁動力。智能電混雙擎在NEDC和WLTC兩種工況下,油耗差值在10%以內,而這兩種測試標準的主要差距就在于駕駛工況的占比不同,這也說明智能電混雙擎在面對多種工況的情況下都能有相近的表現。
能有這樣的表現,也與豐田的發動機技術有關,第9代凱美瑞智能電混雙擎采用2.5L大排量發動機,41%的高熱效率覆蓋1400到3200轉最常用轉速區間和120到180牛·米扭矩區間,覆蓋了超過40%的工況。而在動力方面,有大排量發動機加持的第9代凱美瑞2.5L混動0到60公里加速4.1秒,80到120公里加速4.71秒,動力水平也令人滿意。
![集結科技朋友圈,廣汽豐田從“制造”走向“創造”](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630/21130210332.jpg)
最后,是性能與安全方面。第五代智能電混雙擎采用容量僅為1.12度的小電池,通過淺充淺放的電池管理策略,大幅提升了電池的安全性,2600萬臺豐田混動車0起火0爆炸0泄漏,出租車行駛150萬公里混動系統無故障也證明了豐田混動車的安全性。同時,得益于小電池和整體輕量化設計,廣汽豐田的混動車型能有更輕的車身重量,使制動距離最短僅為33米,提升了車輛的安全性。
在廣汽豐田看來,這套智能電混雙擎系統追求的并不是單一方向的突出,而是更加全面、均衡的綜合能力。
![集結科技朋友圈,廣汽豐田從“制造”走向“創造”](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630/21130233413.jpg)
同時,豐田在電池領域的技術儲備,也即將服務于豐田的新能源全產品線。性能型鋰離子電池、普及型磷酸鐵鋰電池、高性能型鋰離子電池和全固態電池共4類新一代電池,將從 2026 年起依次投入市場。
![集結科技朋友圈,廣汽豐田從“制造”走向“創造”](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630/21130232P4.png)
其中,最令人關注的必然是全固態電池。豐田目標在2027年至2028年推出搭載全固態電池的產品,將能實現超過1000公里的續航與僅需10分鐘的快充能力。
最后,落地到產品上來看,豐田計劃到2026年前推出10款新的電動車型,并在2026年實現年銷量150萬臺電動車的目標,到2030年的目標為350萬臺。而豐田也計劃將HEV、PHEV、EV、FCEV多技術路線并行發展。從近期規劃來看,今年10月,豐田將在中國上市一款支持快充的插混車型。
擴大智能化“朋友圈”
廣汽豐田打算依靠擴大“朋友圈”的方式來加速推進智能化轉型。
在智能駕駛方面,豐田曾投資自動駕駛公司Momenta,雙方合作的成果終于浮出水面。廣汽豐田聯合Momenta打造的TOYOTA PILOT端到端高階智駕,將首發搭載于鉑智3X車型。
這套系統在硬件上基于英偉達254tops芯片,并配套11個超高精度攝像頭、5個毫米波雷達、12個超聲波雷達與1個激光雷達;在軟件上將基于Momenta的算法5.0,采用端到端智駕大模型。最終,讓這臺車具備泊車、高速、城區NOA的全場景高階智駕能力。
![集結科技朋友圈,廣汽豐田從“制造”走向“創造”](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630/211304H24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