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標準、割韭菜、暗減配、玩資本、炒概念、不負責”。
近日,在東風本田新車獵光發布會上,其銷售部副部長楊忠華對國產新能源品牌“開炮”,認為在看不見的地方以次充好,非常不建議大家購買。
楊忠華稱,他們不負責,快刀斬亂麻,壓縮開發周期,降低品質標準,急于將拼裝車推出市場,將隱患轉嫁給用戶,收割韭菜。
![徹底撕破臉了!東風本田怒懟國產新能源](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629/100401AN0.png)
楊忠華進一步指出,在看得見的地方冰箱、彩電、大沙發盡顯豪華,在看不到的地方使用廉價平替,減配減料,嚴重影響用戶體驗和行車安全。
楊忠華還批評了部分品牌過度依賴資本運作、流量和概念炒作,忽視產品技術研發和品質提升。
楊忠華的言論猶如一記重磅炮彈,好似直接瞄準了國產新能源品牌的軟肋,迅速在社交媒體引發網友熱烈討論。
![徹底撕破臉了!東風本田怒懟國產新能源](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629/100404L921.png)
一些網友認為,國產車的迭代速度快是市場競爭的必然結果,并不意味著不負責任,而且國產車在安全性、性能等方面的測試并未減少。
也有網友指出,合資品牌過去也曾存在偷工減料的問題,甚至在安全性上做過手腳,如今卻反過來批評國產車,顯得不夠客觀公正。
楊忠華難道忘了,就在前兩天,豐田汽車、馬自達、雅馬哈發動機、本田技研工業和鈴木共5家知名車企還在車輛性能測試等方面集體陷“造假丑聞”。
![徹底撕破臉了!東風本田怒懟國產新能源](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629/1004052U02.png)
值得注意的是,在6月28日廣汽豐田舉辦的科技開放日上,廣汽豐田也是“火藥味”十足,直接與比亞迪、長城等國產車企叫板。
廣汽豐田更是放出了“把油箱做大是套路 把電池做小才是技術”的PPT。還公布了國內幾款知名車企混動車型的油箱容積、電池容量以及油耗等數據。
![徹底撕破臉了!東風本田怒懟國產新能源](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629/10040R0593.png)
長城Hi4-T的電池容量為37.1kWh,油箱容積70L,WLTC油耗為8.8L/100km;比亞迪五代DM-i,電池容量15.8kWh,油箱容積65L,百公里油耗3.98L。
廣汽豐田還在PPT上給出了3個連問:是刷新某項記錄?是簡單的加大油箱和電池?是單純的拼低油耗和長續航?
廣汽豐田還強調,廣汽豐田智能電混雙擎,雖無新能源之名,但有新能源之實,可以全工況下高效工作,實現了賬面參數與實際性能的全面均衡。
![徹底撕破臉了!東風本田怒懟國產新能源](http://www.1jiwang.com/uploads/image/2024/0629/10040914124.png)
再說幾句
“工匠精神”曾一度是日本本土工業、工藝等行業引以為豪的象征,過去代表著日本制造業從業者追求產品品質、功能性的極致價值觀。
若不是日系車企一家家“爆雷”,集體造假,或許這些日本車企還能繼續一邊懷著傲慢的心態,一邊自欺欺人。
可以說,當日本車企不再重視質量,轉而開始鉆營如何讓產品的紙面報告“看上去”“說起來”好看、過得去,“工匠精神”儼然成為紙面雕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