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值排名榜單又迎來新霸主!
6月18日美股開盤后,英偉達股價再度大漲,盤中漲幅接近4%,市值超過3.4萬億美元,一夜暴增超過1000億美元,并超過微軟,首次成為全球市值最大公司。這距離6月5日,英偉達市值超越蘋果,挺進3萬億美元俱樂部不到兩周。
截至周二(6月18日)美股收盤,英偉達股價上漲3.51%,報135.58美元再刷歷史新高,總市值達3.335萬億美元,一舉超過了微軟和蘋果,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
新時代的"黃金和石油"制造商
英偉達的芯片正在"加速一切",市值接連超過蘋果和微軟也在意料中。今年至今,英偉達股價累計漲幅已超過170%。自2022年年底以來,股價增長近10倍。
根據彭博富豪榜的最新數據,黃仁勛的身價目前已經突破了1160億美元,位列全球富豪榜第11位。
6月7日,英偉達股價"一拆十",近十天股價累計漲幅已超過10%。拆股不僅能使英偉達更有機會被納入道瓊斯指數,而且也讓該公司股價更能被普通散戶投資者接受,進一步推升英偉達的品牌價值。
凱度旗下BrandZ認為,真正讓英偉達與眾不同的是,散戶和機構投資者都相信該公司在科技界最大的顛覆性敘事中占據核心地位。
根據BrandZ上周發布的全球品牌價值排行榜,2024年,蘋果成為全球首個價值突破1萬億美元的品牌,而英偉達的品牌價值超過2000億美元,成為全球第六大最有價值品牌,并首次進入凱度全球十大最有價值品牌榜單。
券商韋德布什(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師艾夫斯(Dan Ives)表示,英偉達如今已成為家喻戶曉的品牌,由黃仁勛締造的這家巨頭公司的GPU芯片已經成為新時代科技界的"黃金和石油"。
黃仁勛還擔心什么?
盡管英偉達已經主導了全球人工智能的基礎設施,但投資者仍有擔憂,而這些擔憂也是黃仁勛的擔憂。他在去年年底的一場活動上曾公開表示,他每天都擔心公司會遭遇失敗,盡管英偉達并不害怕競爭。
英偉達的GPU正在以每年迭代的速度推出,這是市場上最快的速度,也是英偉達屹立業內的關鍵因素。但英偉達的GPU價格高昂,為了擺脫對英偉達芯片的依賴,近年來,競爭對手一直致力于加大人工智能方面的投入,包括加速推動自研芯片。
有業內報道稱,在去年底的一場內部會議中,黃仁勛討論了英偉達一個持續增長的擔憂。他向公司高管們提出的問題是,英偉達最大的客戶數據中心空間可能已經容不下更多的GPU,這將會影響公司未來的銷售。
目前英偉達最大的客戶包括亞馬遜云科技(AWS)、微軟等云服務提供商,它們占據英偉達整體銷售額的約一半。如果這些巨頭廠商的數據中心空間以及電力供應跟不上,那么它們可能放緩訂購英偉達芯片的速度。
對內未雨綢繆,但黃仁勛對外仍然信心滿滿。他在今年第一季度財報發布會上試圖打消投資者的擔憂。他表示:"英偉達的產品和服務既可以在本地使用,也可以通過在AWS到甲骨文的所有公共云上使用,因此對于正在尋找開發平臺的開發人員來說,英偉達的芯片始終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黃仁勛還強調英偉達能幫助客戶長期保持領先地位,其芯片的多功能性可提高效率和節能,并最終轉化為降低成本。"買越多、省越多"也成為黃仁勛的"營銷語錄"。
英偉達認為,由于科技巨頭看到購買GPU帶來的長期回報,因此它們不會停止采購的步伐。英偉達首席財務官科萊特·克雷斯 (Colette Kress)表示,今年早些時候發布的Blackwell芯片供不應求的狀況可能會持續到明年。她還強調,云服務提供商在英偉達硬件上花費1美元,則可在未來四年內以5美元的價格出租,這一回報非常可觀。
英偉達上個月公布的第一季度財報顯示,該公司營收同比飆升262%至260.4億美元,其中數據中心部門銷售額增長427%,達到226億美元;凈利潤飆升628%至148.8億美元。
目前,包括亞馬遜、谷歌、Meta、微軟、OpenAI、甲骨文、特斯拉和馬斯克的人工智能公司xAI都在爭相購買英偉達的新一代AI芯片;此外,多達2萬家生成式AI初創公司也正在排隊購買通過云服務提供商推出的GPU。
黃仁勛表示,英偉達建立了"AI 工廠",協調整個芯片系統和大型語言模型,使每個元素無縫契合,并且它們能完美地協同工作。"所有這些都意味著我們不只是在看單個 GPU,而是整個AI產品和服務生態系統。"黃仁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