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鬧海》10天狂攬60億!特效師崩潰離職竟“二遇哪吒”,導演:這就是命!
2025年2月7日,國產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票房再創神話——上映僅10天累計票房突破60億元,強勢登頂中國影史票房冠軍寶座。然而,這一票房奇跡的背后,不僅是觀眾的狂熱支持,更是導演團隊近乎“偏執”的精益求精,甚至讓外包公司員工因反復修改壓力過大而掀起“離職潮”。
### **嚴苛到“變態”的特效要求:外包公司離職率陡升**
導演餃子坦言,《哪吒》系列對特效細節的要求近乎苛刻。許多外包公司接手項目后,因反復修改、挫敗感強烈,員工離職率顯著上升。“要求特別高,特別啰嗦,做不好就重來”,有外包公司甚至因此“談哪吒色變”。
**最戲劇性案例:特效師的“命運捉弄”**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制作期間,一場申公豹變身豹子頭的特效鏡頭曾讓一名外包特效師瀕臨崩潰。導演餃子與其磨合兩個月仍不滿意,特效師最終選擇離職。然而,命運弄人——他跳槽的新公司竟又被《哪吒》團隊選中接手該項目!新老板得知其經歷后,直接將鏡頭任務交還給他:“你最有經驗,繼續做吧。”無奈之下,該特效師耗時數月,終于完成這個僅幾秒的鏡頭。餃子調侃道:“申公豹長毛是他的命,逃不掉!”
### **從“小米加步槍”到“龍族之鱗”:《哪吒2》的全面升級**
如果說《哪吒1》是團隊在簡陋條件下“拼”出的奇跡,那么《哪吒2》則集結了更頂級的資源:
- **特效量爆炸**:全片使用1900多個特效鏡頭、超1萬個特效元素,如百萬鐵鏈動態模擬的精準度堪比發絲。
- **福建企業立功**:廈門倍視傳媒等本土公司參與制作,憑借技術實力助力影片視效登頂國際水準。
- **票房潛力驚人**:AI預測《哪吒2》最終票房或達95億,導演餃子個人收益或超1.35億元,疊加公司股權分成更顯豐厚。
爭議與啟示:藝術追求與行業壓力的平衡
《哪吒》系列的成功印證了“匠心打磨”的市場價值,但也引發對行業高壓環境的反思。導演餃子直言:“中國動畫需要這樣的較真,但我們也需思考如何讓從業者更可持續地創作。”
**網友熱評:**
- “特效師:我以為跳槽能改命,結果命運讓我給申公豹長毛!”
- “票房60億的背后,是無數打工人的‘頭發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