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登頂了!
自1月29日上映以來,《哪吒之魔童鬧海》(以下簡稱“哪吒2”)屢破影史紀錄。
2月6日中午,總票房(含預售)達57.76億元,超越《長津湖》,登頂我國影史票房榜;
2月7日21點,總票房(含預售)反超《星球大戰:原力覺醒》票房成績,登頂全球單一市場票房榜;
2月8日,總票房(含預售)突破70億,成為全球影史第63部票房超過70億(人民幣)的影片,打破70億(人民幣)票房俱樂部好萊塢影片的壟斷局面;
![《哪吒2》打破好萊塢影片壟斷](http://m.thjsdj.cn//uploads/image/2025/0209/1535013V30.jpg)
根據貓眼專業版的預測,《哪吒2》票房可能會突破百億人民幣。
![《哪吒2》打破好萊塢影片壟斷](http://m.thjsdj.cn//uploads/image/2025/0209/15350113011.jpg)
《哪吒2》臺前炸裂,幕后也很精彩。影片在特效制作上傾注了大量心血,許多名場面造價不菲,制作團隊也投入了大量時間和精力。例如哪吒為破穿心咒撕裂肉身的場景,雖然時長僅10秒,但制作團隊花費了一年半進行打磨。還有觀眾不舍得閉眼的“洪流大戰”,一個畫面涉及2億多個角色,千軍萬馬似海浪般翻滾,但整體呈現出獨特的東方審美韻律。
據片方透露,整部片子共涉及一千九百多個特效鏡頭,一萬多個特效元素,且大部分為國內團隊制作(原本是用了國外頂尖動畫團隊,但因為效果不如預期又換了國內公司),總體耗時5年,堪稱重工業電影的典范。參與者包括全國138家動畫團隊,比如片中的丑萌的土撥鼠軍團,為《熊出沒》背后的方特打造,《深海》團隊也為該片貢獻了他們的水墨粒子技術。
今天,就讓我們來揭秘電影中的那些科技手段,看看它們是如何將“哪吒宇宙”呈現于銀幕之上的。
數字影像重構體系
影片通過三維掃描建模與物理引擎渲染技術,實現神話場景的沉浸式構建。例如,哪吒的火焰槍特效運用了基于NVIDIA Flex的實時物理演算系統,火焰的粒子流體動力學模擬呈現出逼真的燃燒效果,尤其是在哪吒與敖丙對決的場景中,火焰的流動、熱量扭曲的空氣效果都栩栩如生。而敖丙的冰霜之力則通過Houdini的VEX粒子編程技術,生成了細膩的冰晶破碎效果,冰霜蔓延時的動態細節令人嘆為觀止。
![《哪吒2》打破好萊塢影片壟斷](http://m.thjsdj.cn//uploads/image/2025/0209/153502F562.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