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汽集團發布5月銷量數據顯示,公司當月汽車銷量為15.65萬輛,同比下降25.33%,前5個月累計銷量為69.95萬輛,同比下降24.51%。
其中,廣汽本田5月銷售3.19萬輛,同比降幅達41.31%,前5個月累計銷售17.36萬輛,同比下降24.30%,呈加速下滑趨勢,是拖累廣汽集團銷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市場表現也大幅落后于東風本田。
廣汽本田不僅5月銷量增速在集團內部墊底,也是唯一庫存繼續增加的品牌,其主力車型雅閣今年前4個月累計銷量同比大跌44%,月銷量跌至兩年前高峰時期的兩成。此外,高價車型皓影銷量也長期低于同平臺競品——東風本田CR-V,兩者的性價比和產品力高下顯而易見。
廣汽本田的新能源車型更是毫無存在感,其高調發布的純電車型e:NP1(極湃1)銷量同樣長期低于東風本田的同平臺車型e:NS1,陸續推出的雅閣、皓影等“油改電”車型也只有幾百甚至幾十臺的月銷量。
燃油車和新能源車銷量雙雙疲弱,使得廣本產能利用率明顯不足,迫不得已又于近期大幅裁員。而公司董事長曾慶洪近日公開呼吁“油電同權”,更加深了市場對廣汽目前處境以及新能源轉型前景的憂慮。
雅閣月銷量降至高峰時期2成 皓影長期弱于同平臺車型CR-V
高光之后的廣汽本田,近年來日子越發難熬。2021年,廣汽本田銷售首次出現下滑,銷售量為78.3萬輛,同比下降3.17%,此后銷售情況逐步惡化,2023年共售出64.5萬輛汽車,相比2021年下滑近20%。
今年5月,廣汽本田銷售3.19萬輛,同比降幅達41.31%,前5個月累計銷售17.36萬輛,同比下降24.30%,呈加速下滑趨勢。
不僅單月銷量增速在廣汽集團內部墊底,廣汽本田的表現也明顯不及本田在華的另一家合資公司。今年5月,東風本田銷量為3.30萬輛,同比下降30.1%,前5個月累計銷售20.25萬輛,同比增長9.66%,東風本田銷量同、環比增速均優于廣汽本田。
從銷售結構看,市場最為熟知的經典車型“雅閣”,是拖累廣汽本田銷量的最主要因素。數據顯示,近一年來,雅閣月銷量同比增速幾乎全部為負,最低月銷量降至僅6000余臺,同比暴跌近60%,跌至兩年前高峰時期三萬臺的兩成。
此外,高價車型皓影的銷量也長期低于同平臺競品——東風本田CR-V,月銷量相差基本保持在5000臺以上,足見市場對皓影與CR-V在性價比和產品力等方面認可度的巨大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銷量大降的同時,廣汽本田的庫存卻在增長。券商自建的庫存數據庫顯示,廣汽集團5月庫存相比4月減少16524臺,其中廣本、廣豐、傳祺和埃安庫存變動分別為+708臺、-9908臺、-1705臺和-5425臺,廣汽本田成為集團內部唯一庫存繼續增加的品牌。
而庫存上升也進一步抑制了產量。今年5月,廣汽本田產量為32639輛,同、環比分別下降54%和11%,前5個月累計產量15.30萬輛,同比下降41.42%,以上降幅均位列集團內部首位。
已售電動車型無一熱銷 曾慶洪“油電同權”言論加深市場憂慮
隨著國內車市巨變,新能源汽車發展如日中天,燃油車吸引力逐漸消失,雅閣、飛度等廣汽本田曾經的傳統熱銷車型風光不再,新能源車型更是毫無存在感。
2021年11月,廣汽本田e:N系列的首款純電動車型e:NP1(極湃1)重磅發布。然而,2022年6月上市后,e:NP1全年累計銷售3926臺,月均銷量僅560臺。2023年,e:NP1在首個完整年度的銷量不足5000臺。
值得注意的是,廣汽本田e:NP1銷量同樣長期低于同平臺的姊妹車型——東風本田e:NS1,再次印證廣汽本田產品競爭力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