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電(曹恒鋒)23日,鹽城市舉行“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勇當發展新質生產力重要陣地‘碳路先鋒’”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三場——建湖專場,生動展現建湖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湖新實踐中取得的新成效和下一步新舉措、新作為。
新聞發布會現場。周晨陽 攝
建湖地處里下河腹地,位于江蘇“1+3”重點功能區之一江淮生態經濟區的核心板塊,區位優勢突出,發展前景廣闊,是中國淮劇之鄉、中國雜技之鄉。
建湖歷來是鹽城全市發展大局中的重要板塊,綜合實力不斷攀升,地區生產總值10年跨過4個百億臺階,總量達743億元、位居全市前列。全縣規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服務業增加值自2014年以來,年均增長率分別達9.2%、9.1%、8.5%,被評為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科技創新百強縣、綠色發展百強縣。
建湖產業結構向“新”發力,重點培育高端裝備、新能源、電子信息三大主導產業,積極布局機器人、低空經濟兩大未來產業,工業經濟規模5年增長75.3%。創新能級向“高”攀升,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4年增長兩倍,國家高企總數三年增長70%,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達58.2%。值得一提的是,建湖農業品質優良,培育了優質稻米、特色水產兩個10億元級主導產業,是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電商物流、金融服務、生態康養等現代服務業均呈良好發展勢頭。
建湖持續提升生態環境“顏值”,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生態質量指數連續4年位居全市第1,在全市率先創成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發展向前,民生向暖。建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80%以上的財政收入用于民生支出。近10年累計改善農房4.7萬戶,完成棚戶區改造10410戶、老舊小區綜合整治78個。城鄉居民收入比持續縮小。
站位新時代,面對未來發展,建湖將錨定“建設江淮綠心,打造千億之城”目標,發力“五大聚焦”,以過硬實績展示“勇挑大梁”的擔當作為。
該縣將聚焦新型工業化,夯實發展根基,鏈群并舉、久久為功推動傳統產業“老樹發新芽”,高端裝備、新能源和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大樹成森林”,低空經濟、機器人兩大未來產業“小樹變大樹”,到2026年工業經濟總量突破1000億元;聚焦綠色低碳,建設美麗建湖,以推進綠色制造、綠色能源、綠色生態、綠色宜居“四個綠色之城”為抓手,創成全國“兩山”實踐創新基地;聚焦城鄉融合,促進共同繁榮,加快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加快構建“1+1+3+7”縣域城鎮體系;聚焦改革開放,激活創新動力,持續推進3項國家級改革試點、6項省級改革試點以及17項縣四套班子聯系改革任務;聚焦民生幸福,回應群眾期盼,緊扣更高水平“民生七有”,用心用情辦好教育、醫療、“一老一幼”等群眾關心的“身邊事”“微小事”“急難事”,讓發展更有“溫度”、民生更有“厚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