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晚間,加入華為鴻蒙智行的三家乘用車上市公司齊齊發布2024年半年度業績預盈/預虧公告。其中,賽力斯和江淮汽車上半年成績較為亮眼,而北汽藍谷則仍在虧損。
根據公告,賽力斯預計2024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639億~660.0億元,同比上升479%到498%;實現歸母凈利潤為13.9億~17.0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實現扭虧為盈;扣非凈利潤預計為11.9億~15億元。這是賽力斯2019年以來首次實現半年度盈利。
根據賽力斯方面數據,AITO問界全系6月單月交付突破4萬,達到4.28萬輛,創歷史新高,較去年同期的5668輛更是增長654.76%。2024年1-6月,AITO問界累計交付量為10.08萬輛。
形成對比的是,北汽藍谷和江淮汽車與華為共同打造的車型還沒有正式上市。
根據公告,北汽藍谷預計上半年凈虧損24-27億元,上年同期凈虧損19.8億元;預計扣非凈虧損24.5-27.5億元,上年同期凈虧損25.1億元。北汽藍谷稱,虧損原因主要系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價格戰日趨白熱化,擠壓利潤空間。同時公司為持續推進產品向高端化發展,在技術研發、品牌渠道建設、品牌形象銳化、運營效率提升上持續投入,因此對公司短期業績產生一定影響。根據公告來看,2024年上半年,北汽藍谷累計銷量2.8萬輛,同比下滑20.4%。北汽藍谷與華為共同打造的享界品牌首款車型S9即將于8月上市,有望改善公司業績。
值得注意的是,江淮汽車和華為打造的“X界”(未定名)是鴻蒙智行“四界”中最后亮相的品牌,目前并未披露太多信息。其定位對標邁巴赫,預計首款車型售價在百萬元級別,或于2025年上市。江淮汽車預計,上半年的凈利潤為2.9億元,同比增長86.86%;預計扣非凈利潤為7800萬元左右,上年同期為凈虧損2.4億元。2024年上半年,江淮汽車累計銷量20.6萬輛,同比減少7.6%;其中新能源乘用車1.28萬輛,同比增長15.28%。
鴻蒙智能汽車技術生態聯盟正日漸擴大,當前華為智選車業務已集齊“四界”品牌,除了上文提到的“三界”品牌外,華為還與奇瑞成功合作了智界品牌,當前智界S7指導售價為24.98萬~34.98萬元。
深度聚焦,打造產品核心競爭優勢
隨著汽車智能化(包括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和電動化的持續演進,相關環節價值含量越來越高,車企勢必要將這些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掌握話語權。電動化系統零部件(電池、電機等)、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智能化底盤、一體化壓鑄等均成為車企自研重點環節。
攻關“單車智能+網聯賦能”各環節技術瓶頸
把握提高效率、降低風險、綠色低碳等產業未來發展方向與趨勢,攻關“單車智能+網聯賦能”各環節技術瓶頸,是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的關鍵。
出貨量穩步增長,滲透率快速提升
智能網聯汽車出貨量方面,根據IDC數據,隨著消費者對汽車智能化的接受度逐漸提升,中國智能網聯汽車出貨量將由2021年的1370萬輛增長至2025年的2490萬輛,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6.1%,發展前景廣闊。
展望未來,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政策不斷,商業化加速落地:
中航證券發布研報認為,北京市車路云一體化項目招標開啟,政府與國企投資近百億,車路云一體化從試驗性應用走向規模化建設。政策持續催化,試點工作開展,有望系統推進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技術創新、規?;l展和產業生態建設,強化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驗證、安全評估能力。我國城市交通向智能化、網聯化轉型加速,后續地方城市有望陸續啟動相關建設,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迎來加速。
國聯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試點通知》發布,高階智能駕駛功能標準清晰,產品有望加速落地。一方面,本次試點提升了高級別自動駕駛的重要性,高階智駕功能有望成為C端車型銷售勝負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