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臨近,2025年2月17日,吉利控股集團公開發布全國政協委員、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關于義務教育初中階段開展大規模因材施教釋放學生稟賦的提案》。
李書福在提案中表示,推進大規模因材施教、釋放學生稟賦的教育改革,將為不同潛力的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教育路徑和發展機會,注重全面發展的同時兼顧個性化培養,為拔尖創新人才不斷涌現提供“沃土”。
李書福認為,當前中小學存在的主要問題有:教育模式同質化嚴重,綜合應用能力重視不足。目前初中課程體系普遍采用統一標準,難以滿足學生在知識掌握速度、興趣愛好方向上的差異。其次,盡管“雙減”政策持續推進,但初中階段課程科目繁多,各科學生作業量較重,為升學,學校不得不兼顧各科,學生只能平均用力,導致學生缺乏時間和精力探索興趣領域、學習興趣下降,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頻發。
李書福指出,在網絡時代成長的學生,其所聞、所見、所思、所行已經超越各級各類的傳統教育系統所自設的引導能力,但是,教育現行評價模式仍然過于注重應試教育,中考以分數為核心,忽視對藝術、體育、科學各個分支領域的興趣培育,淹沒學生潛在的多元才能。
同時,現行職業教育發展受限,社會認可度低,學生升學路徑仍然集中于普通高中,多元化升學體系尚未完善。而且,很多學校專業藝術教室、科技實驗室、體育訓練場館等硬件設施落后,雖然有且數量滿足評估要求,但質量堪憂、利用率低,導致有意愿在藝術創作、科學探究、體育專項訓練方面發展的學生缺乏專業設備和專業指導。
為此,李書福建議,實施初中階段教育分流,制定科學分流指南。建議結合學生的學業成績、興趣愛好、特長等因素,引導學生自選不同門類的學科配比,有些學生可以選三門學科,有些學生可以選四門、五門學科,有些尖子學生可以選更多門類的學科。
他還認為,現在的職業大學與普通大學,職業中學與普通中學的分層分流方法應該進一步改革。教育是培養人的自我發現、自我發展能力的過程,不能簡單地把人分為職業人才與非職業人才,應該要為學生提供更多靈活選擇的學業發展環境。把當前萬人過獨木橋的應試教育方式解放出來,把千人一面的流水線人才培養方式改變過來,通過實施初中階段教育分流,可以幫助學生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學科方向有重點的努力學習。
“所謂因材施教,首先是學生必須要有話語權,必須要有學科自由選擇權,因為只有學生自己是最了解自己的,老師可以幫助學生,指導學生,但學生自己應該掌握自己的命運,學生知道自己是什么‘材’,應該接受什么教育。雖然初中教育屬于基礎教育,但不同的人生發展方向需要不同的基礎,而不是千篇一律,大家都學同樣的學科。”李書福表示。
考慮到現有教育系統的能力轉換是一個過程,李書福建議,建議整合國家和社會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等資源,提供在線課程、虛擬實驗室、電子圖書等,支持學生自主學習。利用VR、AR等技術創新教學方式,提升學習體驗。建議利用大數據分析、心理測評等技術,動態全面了解學生興趣、特長、學習風格,引導和助力學生制定個性化學習計劃。